跟隨歷史腳步探索廣袤加拿大 在絕美國家公園中暢享自然
作為全球面積第二大的國家,遼闊的疆域賦予了“楓葉之國”加拿大無限可能,既有“從海洋到海洋”的地理優(yōu)勢,也有難得的高達44%的森林覆蓋率,讓這片土地上得以遍布各不相同的許多自然奇境。
對這些來自大自然的饋贈,加拿大也始終無比珍視,一直積極踐行環(huán)境資源保護。自1885年起,加拿大便從未停止過在建立、完善和實施國家公園體系計劃(National Parks System Plan)方面的努力,這項計劃根據生態(tài)標準將加拿大分成39個自然區(qū)域,希望能夠將每一種具有代表性、獨特性的自然環(huán)境都納入保護的范疇,世世代代守護人與萬物生存的家園。
加拿大這些燦若繁星、遍布各地的國家公園,便是多年來加拿大聯(lián)邦政府對環(huán)境保護承諾最積極、最具體和最持久的表現(xiàn)之一。它們或有如畫般的湖光山色,或有難得一見的天文奇觀,各自獨特的風光和魅力共同構筑了加拿大國家公園的盛名,使人流連忘返。
加拿大自然景色 (圖片來源:加拿大旅游局-Robin Matanovich)
起點,加拿大第一座國家公園——班夫國家公園
坐落于落基山脈(Rocky Mountain)北段艾伯塔?。ˋlberta)的班夫國家公園(Banff National Park),見證了加拿大國家公園從無到有、由少至多的歷史。這是加拿大的第一座國家公園,也是世界的第三座國家公園,其作為“落基山脈公園群”(Canadian Rocky Mountain Parks)的一部分于1984年被列入《世界遺產名錄》。
沿著落基山脈一路走過,逶迤相連的群山壯麗無比,無論是剔透晶瑩的冰河、星羅棋布的湖泊,或是飛流直下的瀑布、奇崛悠長的峽谷,還有深邃迷人的石灰石洞穴,無一不展現(xiàn)著非凡的自然之美。班夫國家公園里最具盛名的景點莫過于露易絲湖(Lake Louise)了,隨光線深淺的變幻,湖水也由藍變綠,直到漫湖碧透,如群山懷抱中的一汪翡翠。冰原大道(Icefields Parkway)將露易絲湖與艾伯塔省另一座國家公園——賈斯珀國家公園(Jasper National Park)相連,它與北美洲大陸分水嶺平行,沿途風景壯闊,滿眼盡是茫茫冰原。
露易絲湖 (圖片來源:加拿大旅游局-Finn Beales)
提及班夫的歷史,1883年,加拿大的鐵路工人們在班夫發(fā)現(xiàn)了洞穴和盆地溫泉。聯(lián)邦政府決定將溫泉和周圍的土地作為國家財富予以保留,并于1885年11月份沿溫泉建了一個小型保護區(qū)。兩年之后,1887年6月,落基山公園法案(The Rocky Mountain Park Act)擴大了保護區(qū)的邊界。如今,班夫(Banff)、賈斯珀(Jasper)、庫特尼(Kootenay)和優(yōu)鶴(Yoho)國家公園,與羅布森山(Mount Robson)、阿西尼博因山(Mount Assiniboine)和漢伯省立公園(Hamber Provincial Park)一起,構成了落基山脈一道亮麗的高山風景線。
金字塔湖-賈斯珀國家公園 (圖片來源:加拿大旅游局)
興起, 國家公園如雨后春筍般叢生
幾乎與班夫國家公園建立的同時,加拿大東部的更多國家公園也逐漸開始興起。1904年,位于加拿大東南角、安大略?。∣ntario)的圣勞倫斯島國家公園(St. Lawrence Islands National Park)建立,之后更名為千島國家公園(Thousand Islands National Park)。它是加拿大最小的國家公園之一,包括散布在80公里范圍內的九個花崗巖島嶼,擁有剛松(Pitch pine)、黑鼠蛇(Black rat snake)等眾多珍稀物種。漫步在島嶼中,只是走上一小段路,道路兩旁的植被就從南部地區(qū)典型的硬木森林變換成北部物種繁盛的濕潤陰坡,讓人不禁感嘆猶如置身夢境一般神奇。
千島國家公園 (圖片來源:安大略省旅游局)
加拿大的高山滑雪一直享有盛譽,作為加拿大西部最崎嶇地區(qū)之一的瑞佛史托克山(Mount Revelstoke)位于BC省被公認為是加拿大高山滑雪的發(fā)源地。1914年,瑞佛史托克山國家公園(Mount Revelstoke National Park)正式建立,這里有高聳入云的山峰和陡峭冰封的斜坡,絕大多數(shù)區(qū)域都是僅有灰色零星的巖石點綴在無盡雪野間。在山谷中,大量的降水也幫助形成了郁郁蔥蔥的森林及400多條冰川,森林中充滿大量北美喬柏 (Western redcedar)和異葉鐵杉(Western hemlock),這里是無數(shù)高山滑雪愛好者的天堂。
瑞佛史托克山國家公園 (圖片來源:BC省旅游局/ Ryan Creary)
喬治亞灣群島國家公園(Georgian Bay Islands National Park)位于安大略?。∣ntario)擁有在加拿大所有國家公園中數(shù)量最多的爬行動物與兩棲動物。這座由喬治亞灣東側59個島嶼和灘涂組成的公園,1856年以前是齊佩瓦(Chippewa)人生活的土地,這些島嶼之后交由印第安事務部(The Department of Indian Affairs)管理,加拿大國家公園協(xié)會于1924年購買了其中的28個島嶼,并于1929年正式建立了喬治亞灣群島國家公園。
喬治亞灣 (圖片來源:安大略省旅游局)
隨著東部公園數(shù)量的增多,加拿大人逐漸將注意力轉向大西洋沿岸。在1930年到1970年之間,一批新的國家公園在西部沿海地區(qū)逐漸建立起來。
布雷頓角高地國家公園(Cape Breton Highlands National Park)位于新斯科舍?。∟ova Scotia)建立于1936年。在這里,人們可以選擇沿著風景優(yōu)美、環(huán)繞海岸的卡伯特公路(Cabot Trail)自駕,欣賞圣勞倫斯灣的壯麗景色;也可以選擇徒步,沿著小徑穿越公園,途徑各種典型棲息地——從鋪滿蕨類植物的茂盛硬木森林,到生長云杉和冷杉的北方森林,再到點綴著蘭花的沼澤地和麝香樹叢林。如果運氣好的話,或許還可以與巖田鼠(Rock vole)、加斯佩鼩鼱(Gaspé shrew)、小鼩鼱(Pygmy shrew)和松貂(Pine martin)這些加拿大的稀有動物們來一場浪漫的 “邂逅”
布雷頓角島 (圖片來源:加拿大旅游局-Chris Hendrickson)
世界名著《綠山墻的安妮》因其歌頌成長與夢想的主題而得到廣泛的贊譽,而小說里的故事,其實就發(fā)生在1937年建立的愛德華王子島省國家公園(Prince Edward Island National Park)。這里遍布著令人贊嘆的沙丘、紅色砂巖懸崖和無盡的沙灘,還有令許多人慕名前往的綠山墻房子。公園里的沼澤和池塘也給鳥類們提供了棲息地,其中包括珍貴的、瀕臨滅絕的笛鸻 (Piping plover)。
卡努灣 (圖片來源:加拿大旅游局)
1948年,芬迪國家公園(Fundy National Park)在阿卡迪亞海濱高地(Maritime Acadian Highlands)地區(qū)建立。它靠近大西洋,罕見地擁有兩幅截然不同的面孔:海岸面遍布泥灘和鹽沼,潮汐將它們暴露又淹沒;內陸面則生機盎然,森林郁郁蔥蔥,小溪汩汩流動。在這里,游客還能看到世界上最高的潮汐,漲潮和退潮之間的差異高達12米。
芬迪灣 (圖片來源:加拿大旅游局)
到1970年,加拿大已經有20個保護區(qū)被被列為國家公園。2021年這一數(shù)量增加到了46,包括39個國家公園和8個國家公園保留地。廣義的國家公園還另外包括四個國家海洋保護區(qū)域和一個國家地標。
國家公園, 從海洋、森林,到峽谷、極地
目前,加拿大的國家公園體系計劃已經建設完成超過70%,無論是高山雪原、峽谷湖泊,抑或是極地風光、林中山霧,加拿大國家公園的自然資源與風光被良好地保存、保護,讓未來到訪的游客一飽眼福和沉浸其中。
加拿大是從海洋到海洋的國家,想要潛入大海,與大海對話嗎?
五潯國家海洋公園(Fathom Five National Marine Park)是加拿大的第一個海洋公園,位于安大略?。∣ntario)。透明的海水和20多艘沉船使它成為了潛水愛好者的圣地。公園由布魯斯半島的北面、部分海域和20個島嶼組成,花盆島(Flowerpot Island)是這些島嶼中最著名的一個,因其不尋常的“花盆”巖層而得名。千百年來海浪不斷的拍打侵蝕了柔軟的石灰?guī)r基巖,產生了“花盆”巖層,而海風與浪潮又共同雕刻出形態(tài)各異的巖柱,形成了這里獨特的海島景觀。
而來到位于紐芬蘭和拉布拉多省(Newfoundland and Labrador)的格羅莫訥國家公園(Gros Morne National Park),站在海岸線上就可以俯瞰大海,一覽無邊的蔚藍。長嶺山脈從狹窄的沿海平原上陡然升起,海岸線風景如畫,豬籠草(Pitcher plant)點綴其中。在這里,地殼被風雨和海浪侵蝕,地幔(Earth’s mantle)和海洋地殼(Oceanic crust)的巖石暴露在外,如同荒涼的月球表面。
格羅莫訥國家公園 (圖片來源:加拿大旅游局-Finn Beales)
加拿大被森林大面積覆蓋,你是否也喜歡沉浸其中,傾聽樹木低訴?
森林浴(Shinrin-yoku)是 20世紀80年代初在日本興起的自然療法,讓人們與自然重新聯(lián)結,從而獲得心靈慰藉。在加拿大許多的國家公園中都可以體驗森林沐浴或森林療法,快速有效地舒緩身體、思想和靈魂,愉悅身心。
位于馬尼托巴省(Manitoba)的賴丁山國家公園(Riding Mountain National Park)建立于1929年,是一座從海洋中升起的森林島。這里既有常綠叢林(Evergreen forest),又有硬木森林(Hardwood forests),是草原、北方喬木和落葉植被交融的地帶。游客在這里可以同時沐浴在不同種類的加拿大森林景觀當中。
賴丁山國家公園 (圖片來源:馬尼托巴省旅游局)
夜幕降臨,你是否總會回想起曾經的那片暗夜星空與絢爛奪目的極光?
在加拿大,共有13個暗夜星空保護區(qū),他們位于不同的國家公園中,讓人們可以盡情欣賞那些被悉心保護的暗夜星空。位于薩斯喀徹溫省(Saskatchewan)的大草原國家公園(Grasslands National Park)是這些暗夜星空保護區(qū)中最“黑暗”的一個,閃爍的繁星和可確定的星系彰顯了夜空的神秘和美麗。由于對人造光的限制,使暗夜星空保護區(qū)也成為貓頭鷹、蝙蝠和其他夜行動物的家園。艾伯塔?。ˋlberta)的賈斯珀國家公園(Jasper National Park)每年都會舉辦暗夜星空節(jié)(Dark Sky Festival),這里也是世界上第二大的暗空保護區(qū),而世界第一大的暗空保護區(qū),木野牛國家公園(Wood Buffalo National Park)也是北極光觀賞的絕佳目的地。
木野牛國家公園 (圖片來源: Parks Canada)
目之所及皆純白,你的內心是否也一直有著深入極地地區(qū)的沖動?
古丁尼柏國家公園(Quttinirpaaq National Park)位于努納武特地區(qū)(Nunavut),是加拿大第二大的國家公園,也是世界上緯度最高的公園之一,在因紐特語(Inuktitut)中的含義為“世界之巔”。
這是一片被巖石和冰塊所“統(tǒng)治”的土地,有數(shù)百條冰川。漫長嚴寒的冬季、短暫涼爽的夏季和貧瘠稀缺的降水,使古丁尼柏的大部分地區(qū)成為了極地沙漠。綠洲,往往在低地地區(qū)形成,但是北極兔(Arctic hare)卻經常成群結隊地聚集在這里;麝牛(Muskox)、皮爾里馴鹿 (Peary caribou)、狼、北極狐(Arctic foxes)和大約30種鳥類在這些盛放著極地之花的草地上繁衍生息。
努納武特地區(qū) (圖片來源:加拿大旅游局 )
1986年9月的一個雪天,聯(lián)邦政府和西北地區(qū)政府在坦夸里峽灣(Tanquery Fiord)的岸邊簽署了有關公園建立的條款。在這個加拿大國家公園計劃有史以來最冷的協(xié)議簽署儀式上,旗幟獵獵飄舞,一只孤獨的北極兔跳躍著路過。最初公園被命名為埃爾斯米爾島國家公園保護區(qū)(Ellesmere Island National Park Reserve),1999年則正式更名為古丁尼柏國家公園。
在努納瓦特地區(qū),還可以感受特別的浮冰邊緣(Floe Edge,或叫Sinaaq)體驗。一塊浮冰約6千米寬左右,浮在海面上的冰會根據潮水的波動上下起伏,并由洋流和北極風推動而漂浮。這里開闊的海洋與冰凍海洋之間的浮冰邊緣,說是地球上最迷人的區(qū)域之一也不為過。在這里,人們能看到一角鯨(Narwhal),白鯨(Beluga)和弓頭鯨(Bowhead whales)在冰洞中航行??梢愿?shù)氐南驅?,在漂著浮冰的水面上劃皮劃艇從白鯨身旁經過,探索尚未有人踏足的原始苔原;也可以觀看奔跑的麝牛、慵懶的北極熊和機警的雪鸮,與世界知名的北極探險家探訪北極狐的巢穴;還可以乘坐由雪上摩托車驅動的因紐特式雪橇Qamotiq(或叫Kamootik),穿越鈷藍色的冰川和崎嶇的懸崖,看北極熊在浮冰上漫步。
努納武特地區(qū) (圖片來源:加拿大旅游局-Jason van Bruggen)
加拿大人珍視著大自然所賦予的寶藏和美,致力于將天空、森林、冰雪、海洋等自然資源最大程度地保護,讓他們一直保存在原始的樣子中。在加拿大,人們可以漫步在不同的國家公園中,感受它們各自獨特的風光與魅力,四時之景不同,而樂亦無窮,在加拿大暢享國家公園是走進自然,融入自然的不二之選。
相關文章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