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河之橋” —— 那座山那座城
奧地利人口不足898萬,面積83,879萬平方公里,人口世界排名第97位,面積排名第115位,人均GDP第23位。因斯布魯克(Innsbruck)是奧地利第5大城市,人口約12.7萬,面積不足105平方公里。小城市卻有大能量,是世界熱門旅游目的地。
主街 © Innsbruck Tourismus_Christof Lackner
歷史之城
因斯布魯克自石器時代起就有人類生息。地處阿爾卑斯山脈主鏈上最低的山口,史上就是交通要道,“Innsbruck”是德語,意為“河上之橋”,似乎意喻了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。1239年它成為城市,1420年被選為宮廷之地,后來在皇帝馬克西米利安一世(Maximilian I)的統(tǒng)治下更為繁榮。
流經(jīng)市中心的因河 (The Inn) 發(fā)源于阿爾卑斯山,母親河般地陪伴著因市。河水清澈,飛鳥歡歌,青山白云,岸邊五顏六色的小樓房,像個童話世界。河邊匆忙來往的大學生,或騎車或滑板或趕路,青春盎然像一束束移動的火把。
在河邊的老城區(qū)漫步恍如穿越世紀。青石板路、教堂、鐘樓保留完好。著名地標“金屋頂”(Golden Roof)建于1500 年,由馬克西米利安一世為紀念婚禮而建,屋頂鑲嵌了2,657 塊鍍金銅磚?,F(xiàn)在是博物館,也駐有“阿爾卑斯公約” 組織(The Alpine Convention)的永久秘書處。古老的廣場依然熱鬧喧囂,巴洛克式建筑墻上的雕塑畫仍然精致。
皇宮博物館(Imperial Palace)也是由馬克西米利安一世1500 年建成 —— 當時的“河之橋“是歐洲的焦點之一。皇宮享有“哥特式晚期最美建筑”的美譽,是奧地利三大歷史性建筑之一。宮殿開放了5個主題展區(qū),有大量史料和展品。
皇宮 © Innsbruck Tourism_Christian Vorhofer
城南山坡上的安布拉斯城堡(Schloss Ambras)是世界最古老的博物館之一。16 世紀時,斐迪南德二世 (Ferdinand II) 將一個10世紀的堡壘改建成文藝復興式城堡,送給妻子作為禮物,后為其30年的居所。西班牙大廳震撼精湛,珍品廳里有大量藝術(shù)品和畫作,軍械庫里的古代盔甲和武器保存良好。
有400多年歷史的格拉斯邁爾鐘鑄造廠(The Grassmayr Bell Foundry)是家族企業(yè),也是行業(yè)先鋒。相傳14代,產(chǎn)品響徹在100多個國家的教堂和村莊?!拌T鐘博物館”榮獲了奧地利文化部“博物館獎”。參觀中我才悟出來:創(chuàng)始人從來就不是在做鐘,而是在創(chuàng)作一件件綜合性音響樂器,其中大有學問。
“河之橋”有近30個博物館,含考古、鐵路、民間藝術(shù)、視覺、收音機、中世紀鑄幣廠、青銅時代文化、城市全景等主題,承載著阿爾卑斯山各個時期的烙印?!耙蚴锌ā保↖nnsbruck Card)是旅游觀光通票,可以走遍幾乎所有的景點,使用方便、省時。觀光大巴 (Hop-on Hop-off Bus) 新式舒適,超大車窗,音樂優(yōu)美,解說動聽,隨意上下。游覽了“河之橋”,對阿爾卑斯山就有了相當?shù)牧私?,因為講這座城離不開講這座山。
運動之城
因市是4季戶外運動的天堂。它有阿爾卑斯山最佳滑雪勝地,雖然不是唯一,但它卻是世界上舉辦過最多奧運會的城市:2次冬奧會(1964,1976),2次冬季殘奧會(1984,1988),首屆冬季青少年奧運會 (YOG,2012)。
YOG 是國際奧委會組織的15~18歲運動員的賽事。1998年由奧地利人Johann Rosenzopf 提議,2007年國際奧委會通過。之后因斯布魯克以84對15票的絕對優(yōu)勢,獲得首屆冬季YOG主辦權(quán)。
數(shù)次奧運會更加推動了體育熱度,奧運價值觀也更深地影響著人們,“卓越、尊重、友誼”,多少詮釋了這座城市的素質(zhì)。
因市有13個滑雪勝地,滑雪客選擇多多,或輕松、或冒險、或瘋狂;可以體驗滑雪、單板滑、各類花式玩法、兒童區(qū)…… 滑雪場的各類通票含度假村、纜車、酒店等服務(wù),十分便利。
諾德凱特天際線公園(Nordkette Skylinepark)是全球唯一的市內(nèi)天然雪地公園,從市中心乘專線輕軌換纜車,20 分鐘即可抵達,無需跋涉或自駕。
公園在1,905米海拔的Seegrube,陡峭壯觀,景色開闊迷人,是遠足客、山地自行車愛好者、攀巖人和普通游客的熱門目的地,滑雪客喜歡它的垂直長滑和6個不同難度的斜坡。遠足步道、設(shè)備租賃、托兒服務(wù)、九霄酒吧餐廳 (Cloud 9)、戶外超大躺床等等,營造了家庭游的理想場所。
從這里可乘纜車直達2,334米的Hafelar山頂,觀賞奧地利最大自然公園 Alpenpark Karwendel 的景色,俯瞰“河之橋”美景。著名的“Hafelar Run” 坡度70%,是世界最陡峭最危險的滑雪道之一。
歐洲最陡雪道之一 Nordkette_Portrait_AF © Artfabrik Mathias Hosp
因市夏季可跑步、徒步、攀巖、騎馬、高爾夫、山地自行車、球類等。城南外著名的“歐洲大橋” (Bridge of Europe),有排名世界前10位的蹦極(192米),翠綠山谷環(huán)繞,山間清河奔流,是極美的蹦極點。
山地自行車 © Innsbruck Tourism_Erwin Haiden
因市地貌美麗地形復雜,無數(shù)小徑通往田野和高山,是越野跑的好地方。年度 “因斯布魯克高山越野跑節(jié)” (Adidas Terrex Innsbruck Alpine Trailrun Festival) 有7~110公里的8個選項,適合專業(yè)與業(yè)余各種體能。專業(yè)項目夜間起跑,翻山越嶺,穿越亂石、水潭、樹林,直至精疲力竭抵達終點,110公里著實殘酷,是對體力毅力的絕對考驗!因市的攀巖館是歐洲最大的室內(nèi)攀巖館,舉辦過兩次攀巖世錦賽。2023年因市將舉辦“世界山地和越野跑錦標賽”(World Mountain and Trail Running Championships 2023)、“國際網(wǎng)球精英賽戴維斯杯決賽”等多項國際比賽。
徒步 © Innsbruck Tourism_Christian Vorhofer
大學有3萬名學生,占總城市人口15萬的20%,教職員工3~4千,一半校園人是外籍人士,據(jù)說選擇此校園滑雪是一大誘惑。學生們極大地影響了城市的人文與經(jīng)濟,大學100多個專業(yè)的研究能力,對公司頗有吸引力,大學成為該市與世界相連的重要紐帶。
新近我參加的“國際山地大會”(International Mountain Conference)全盤由大學組織,是全球規(guī)模最大的山地會議,連續(xù)4天,早8點至晚8點,4~9個會場同步進行,我第一次見到這么拼的國際會議!因市人腳踏實地、樸實努力,有一種植入骨髓的剛毅和韌性。組織者Wolfgang Gurgiser博士不否認,笑著說:我們的祖先在山里掙扎奮斗,皮實能吃苦是我們的傳統(tǒng);況且世界上還有很多比我們更加努力、卻不這么幸運的人!
山地大會后,許多與會者直奔各個運動場地,必須不枉此行!
藝術(shù)與音樂之城
奧地利施華洛世奇水晶(Swarovski)是家族企業(yè),近130年穩(wěn)步發(fā)展,現(xiàn)有員工3萬,年營銷27億歐元。創(chuàng)始人Daniel Swarovski 1892年發(fā)明了電動切割技術(shù),1895 年成立公司,選址在因市外20公里的沃騰鎮(zhèn)(Wattens)。
其水晶是秘密配方,由石英砂和天然礦物質(zhì)合成;專利切割機高度精確,可創(chuàng)造 100 多個面的反射光線。公司與時俱進,在技術(shù)上與Christian Dior合作開發(fā)了王炸級的彩虹水晶;在設(shè)計上既保留了古典之風,又融入了現(xiàn)代張力;在用途方面,從首飾到裝飾、到擺設(shè)件、到大型陳列件和藝術(shù)品,不斷擴大;質(zhì)量方面始終制作精良、品質(zhì)上乘、性價比高,深受各國消費者喜愛。公司用一個多世紀把個人小商品做成了跨界藝術(shù)品!
“水晶世界”(Swarovski Kristallwelten)1995 年開放,2019年接待游客1500萬人。十幾個主題展廳里,超巨形和迷你形的水晶珍品千姿百態(tài),大型五彩水晶地球儀、巨型變色水晶球(球內(nèi)經(jīng)常舉行婚禮),無不璀璨生輝、魅力無窮!施華洛世奇的故事是當?shù)厝藙?wù)實肯干、韌性克制、穩(wěn)扎穩(wěn)打的寫照。
奧地利是音樂之國,它的山水和靈氣賦予作曲家們以卓越的靈感,海頓、莫扎特、舒伯特、約翰·施特勞斯等等生于斯長于斯,貝多芬等外國作曲家也在奧地利創(chuàng)作了無數(shù)千古之作。維也納歌劇享譽全球;薩爾茨堡是莫扎特和指揮家卡拉揚的故鄉(xiāng),也是電影《音樂之聲》的拍攝地。
因斯布魯克是“早期音樂”(Early Music)的國際中心,城市DNA里孕育著音樂細胞。“國際山地大會”開幕式上,因市音樂家Manu Delago和樂隊用特制的打擊樂器演奏了新潮電子音樂,一反金屬樂器常見的激烈躁動,他的樂曲韻味悠長,能使人慢下來……
因市的一大財富是管風琴。管風琴的制作始于公元前300多年的希臘,后來在歐洲經(jīng)歷了發(fā)聲技術(shù)、動力功能和材料的演變,形成了今天的大型管風琴。它被譽為“樂器皇后”,氣勢恢宏,音色豐富飽滿,音量和亮度很有張力,同時又能表現(xiàn)細膩與委婉?!昂又畼颉北蛔u為“管風琴之城”,有一系列文物級管風琴,比如帝國教堂1558年的埃伯特琴(Ebert Organ,Imperial Church),是仍然能演奏的世界最古老的琴。因市對這些遺產(chǎn)小心呵護,并且每年都組織管風琴音樂會,奉獻給民眾。
圣詹姆斯大教堂的“和平鐘琴”,從1947 年開始籌款在荷蘭鑄造,資金不足直到 1975 年才完工。1976年冬奧會期間鐘琴落成,共48 個鐘,重4000公斤,是奧地利首個有4個八度音程的鐘琴。
威爾頓男孩合唱團(Wilten Boys' Choir)世界知名,優(yōu)美的歌聲從13世紀中期唱響,是歐洲歷史最久的童聲合唱團。700多年的歲月使合唱團歷練得爐火純青,小歌手們把音樂劇、民樂演奏、古典歌曲和多語種外國歌曲,通過巡演分享給了世界。
2019年4月合唱團到中國巡演,演唱了舒伯特《小夜曲》、《雪絨花》、《藍色多瑙河》等經(jīng)典作品和多首中國歌曲,形式多樣,表演精湛。
合唱團在長城上演唱李叔同的《送別》尤為動人。“長亭外,古道邊,芳草碧連天”,唱得不過度甜美而是深遂;“天之涯,地之角,知交半零落”,用了渾厚的最強音,悲壯有力,不同于通常的悲泣傾訴,他們演繹的是 “慶幸此生得此友”的感覺,似乎折射了他們骨子里的堅韌與樂觀。
日落山景 © Innsbruck Tourism_Danijel Jovanovic
列車緩緩啟動,窗外“河之橋”的景觀一一閃過,鄉(xiāng)村風景如畫,山坡牛羊悠閑,連綿的阿爾卑斯山在默默送行。我有了答案:這座城市吸引世界游客的,不僅是運動場所,不僅是歷史人文,更是15萬守城人。他們是一切一切的底色,他們使小城市活出了大能量。這種硬實力,源于他們不懈地創(chuàng)造新價值,讓遺產(chǎn)為現(xiàn)代服務(wù)。愿遺產(chǎn)永存!愿城市精神永存!
相關(guān)文章
